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最新 >  >> 
中国太保(601601)5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长4.9%
来源: 中国太保","title":"中国太保(601601)5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长4.9%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2783cf0fb08548d7bcb8db2b7d427603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国太保(601601)5月寿险保费同比增长4.9%","newscontent":"  5月寿险\/产险保费同比增长4.9%\/11.5%  中国太保2023年1-5月寿险保费同比下降1.9%,产险保费同比增长15.3%。相当于5月寿险\/产险4.9%\/11.5%的同比保费增速。目前市场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需求较强,我们认为二季度以来保费结构中的储蓄型产品占比较大。尽管利润率低于保障型产品,但新单保费大幅增长支撑下,储蓄型产品仍能对新业务价值(NBV)增长做出贡献。目前车险二次综改已在全国铺开,此次改革将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原来[0.65-1.35]调整至[0.5-1.5]。我们认为行业车险价格可能会下降,但头部产险公司受到的影响预计可控。我们预计2023\/2024\/2025年EPS为RMB4.12\/4.48\/5.16。我们维持基于SOTP估值法的目标价RMB45\/HKD35以及“买入”评级。  储蓄型业务是增长动力  考虑到消费者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旺盛需求,我们预计新单保费结构中储蓄型业务的占比较大。2023年以来,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降,新发行理财产品的业绩对比基准收益率走低,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型公募基金表现也偏弱。在广谱利率下降的背景下,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优势凸显,刚性兑付的性质也使其受市场追捧。因此,我们预计储蓄型产品的新单保费大幅增长。尽管利润率较薄,但新单保费大幅增长仍可帮助储蓄类产品实现NBV增长。即使寿险定价利率未来可能会调低至3.0%,我们认为在市场广谱利率下降的背景下,储蓄型保险产品仍具吸引力。  二次综改对产险影响预计可控  原银保监会在2022年12月30日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《通知》),放宽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至[0.5-1.5](此前:[0.65-1.35])。《通知》扩大了险企自主定价的权限,是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总体部署的延续。首批新定价系数试点地区已在4月底开始执行,剩余地区也已于6月1日开始实施。考虑到《通知》着重强调了车险监管,且2020年首次综改后的车险市场竞争已趋于理性。我们认为二次综改可能会对车险价格产生影响,但对头部公司太保产险而言,马太效应增强的背景下,二次综改导致的车险价格降幅预计可控。  负债端修复推动估值提升  寿险改革持续的推进有望继续提升代理人产能,我们认为负债端的改善有望继续推动估值提升。公司目前A\/H股交易于0.50\/0.33x2023PEV,仍低于2014年以来估值的平均水平,依然具备吸引力。  风险提示:NBV大幅负增长、COR大幅恶化、投资出现严重亏损。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考虑到消费者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旺盛需求,我们预计新单保费结构中储蓄型业务的占比较大。2023年以来,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降,新发行理财产品的业绩对比基准收益率走低,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型公募基金表现也偏弱。","newsdate":"20230615140523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15 14:16:12


【资料图】

5月寿险/产险保费同比增长4.9%/11.5%

中国太保2023年1-5月寿险保费同比下降1.9%,产险保费同比增长15.3%。相当于5月寿险/产险4.9%/11.5%的同比保费增速。目前市场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需求较强,我们认为二季度以来保费结构中的储蓄型产品占比较大。尽管利润率低于保障型产品,但新单保费大幅增长支撑下,储蓄型产品仍能对新业务价值(NBV)增长做出贡献。目前车险二次综改已在全国铺开,此次改革将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原来[0.65-1.35]调整至[0.5-1.5]。我们认为行业车险价格可能会下降,但头部产险公司受到的影响预计可控。我们预计2023/2024/2025年EPS为RMB4.12/4.48/5.16。我们维持基于SOTP估值法的目标价RMB45/HKD35以及“买入”评级。

储蓄型业务是增长动力

考虑到消费者对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旺盛需求,我们预计新单保费结构中储蓄型业务的占比较大。2023年以来,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降,新发行理财产品的业绩对比基准收益率走低,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型公募基金表现也偏弱。在广谱利率下降的背景下,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优势凸显,刚性兑付的性质也使其受市场追捧。因此,我们预计储蓄型产品的新单保费大幅增长。尽管利润率较薄,但新单保费大幅增长仍可帮助储蓄类产品实现NBV增长。即使寿险定价利率未来可能会调低至3.0%,我们认为在市场广谱利率下降的背景下,储蓄型保险产品仍具吸引力。

二次综改对产险影响预计可控

原银保监会在2022年12月30日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《通知》),放宽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至[0.5-1.5](此前:[0.65-1.35])。《通知》扩大了险企自主定价的权限,是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总体部署的延续。首批新定价系数试点地区已在4月底开始执行,剩余地区也已于6月1日开始实施。考虑到《通知》着重强调了车险监管,且2020年首次综改后的车险市场竞争已趋于理性。我们认为二次综改可能会对车险价格产生影响,但对头部公司太保产险而言,马太效应增强的背景下,二次综改导致的车险价格降幅预计可控。

负债端修复推动估值提升

寿险改革持续的推进有望继续提升代理人产能,我们认为负债端的改善有望继续推动估值提升。公司目前A/H股交易于0.50/0.33x2023PEV,仍低于2014年以来估值的平均水平,依然具备吸引力。

风险提示:NBV大幅负增长、COR大幅恶化、投资出现严重亏损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